近日,我校职教“出海”项目迎来了新的突破: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首个基地——“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基地成功获批。12月31日下午,“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我校行政楼501会议室举行。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理事长吴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副理事长邓百意教授、国际文化学院汉语教育与预科中心主任/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常务理事/秘书长冯冬梅副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赵凯莉博士以及我校执行校长李国年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副理事长鲁岩教授、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常务理事陈楠副教授、学校语委副主任/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理事徐国莉教授、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朱春娥、国际交流专员邝博文等人参加授牌仪式。

△座谈交流
座谈会中,李国年首先对吴坚教授及其团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发展规划。他表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希望通过依托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与广大兄弟院校一起携手并进,承载传授中文知识与技能的重任,共同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项目不断创新、向前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李国年讲话
吴坚对我校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对联盟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介绍了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的成立背景、宗旨目标和发展过程。他强调,联盟成立两年多来,在促进中文教育国际化、深化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备受各界瞩目。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入的当下,职业教育已成为培育兼具高素质与国际化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国际化进程愈发凸显出重要价值,希望城建学院能够借助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基地成立的平台,在推动职教“出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职业技能与中文国际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吴坚讲话
陈楠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我校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项目情况,强调了这项创新教育模式在提升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会人员围绕中文教育、职业标准、平台建设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楠介绍情况
座谈会结束后,李国年代表学校接受了吴坚颁授的“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基地”两块牌匾。

△吴坚为我校颁授牌匾
授牌仪式前,吴坚一行在鲁岩、陈楠等人陪同下参观了广州校区全媒体演播中心、部分实训室和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参观全媒体演播中心

△参观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成立于2022年8月,由华南师范大学倡议,并联合广州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十个发起单位,以及协办单位、理事单位、支持单位共计36个高校和机构组成,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有86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单位。联盟自成立以来,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践行“共享共建”理念,通过提供跨文化教育平台,促进中文与职业教育、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助力提升中文教育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促进中文教育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授牌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是联盟对我校近年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取得成果的肯定,也为我校更加深入地推进职教“出海”赋予了新的动力和机制支撑。

△合影留念
据悉,“‘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基地”是联盟内第一个获批的建设基地,此次活动也是教育部语合中心2025年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项目“广东省‘中文+专业\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探索与推进”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邝博文
编辑:龚蝶审核: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